NEWS / 新闻中心
《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到2025年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建设一批综合性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力争每个城市街道办辖区至少建设1所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运营家庭养老床位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机构养老床位不少于3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70%。

  打造一批公办示范性养老院,每个区县(开发区)至少有1所集全托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公办示范性养老院,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通过持续推进公办养老院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本辖区老年人口的1%。

  


  新城区西一路街道新民社区“饭大爷”老年餐厅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就餐 (资料图片)  记者 王旭东 摄

  丰富内涵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

  聚焦居家社区养老、健康养老、智慧养老等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行动方案》提出,完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丰富养老服务内涵,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推行全市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办法,开展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排查摸底,形成基础数据库,推动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社区养老方面,结合实际逐步推进居住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推广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全面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效。

  在医养结合方面,出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通过建设老年病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扩大家庭病床试点、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智慧养老方面,建成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创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示范街道和示范企业。

  西安还将强化养老服务医疗保障能力,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建立家庭病床医保支付机制,探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行动方案》全面梳理制定养老服务发展扶持政策清单,明确土地供应、税费减免、奖励补贴等七方面34条扶持政策,吸引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服务。

  《行动方案》提出,尽快修订《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并纳入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期间每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应至少供应300亩,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保尽保、应供尽供。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出台我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系列配套政策,在全市打造5家养老服务产教融和基地和10家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西安市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规模培训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家庭照护者。推动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均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