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蒙阳街道“四化”引领 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1年,蒙阳街道全力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结合社区实际,在东城社区积极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重点围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升为老服务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和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着力打通为老服务“神经末梢”,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蒙阳街道东城社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雅安市仅3个社区入选。

一、加强硬件建设,配套设施适老化。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套设施,设在原有日间照料室、图书阅览室、医务保健室等功能用房基础上,增添电脑、电视、文体康复器材等设备,强化服务保障。将原来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嵌入式服务网点,新增“幸福食堂”和功能室,“幸福食堂”还面向周边多个社区的老人送餐。启动“爱的支撑”助老工程,为残障老人发放了一批轮椅等辅具,在社区增设了残疾人通道,方便老人出行。以“幸福东城”为主题,筹备适老化功能区域,提升老年人宜居环境品质。

二、依托线上平台,人员管理信息化。探索实施“互联网+居家养老”,提供老年人信息化管理服务,着力提升为老服务效率。将辖区内57岁以上老年人信息全部采集到“智慧养老”APP上,社区工作人员可随时查看老年人数据信息。针对“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标注为身患残疾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及时开展养老保险待遇年审入户核实,确保老年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不受影响。网格员可依托“智慧养老”平台核查高龄老人信息,经入户审核后直接在手机终端确认,高龄津贴便通过系统集中支付到老人银行账户上,达到“让数据多跑路,让老人少跑腿”的服务效果。

三、发动社会组织,服务主体多元化。将党员、青年、巾帼、老年等志愿者队伍进行整合,成立党员志愿者、老年人健身文娱活动、医疗志愿者、法律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五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与特殊困难老人结队帮扶,养老认亲,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多种帮助。同时,发动身体素质好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巡逻、便民服务、综合服务、爱心帮扶、邻里互助等活动。老年人通过志愿服务时长折算成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或养老服务,建立了互助养老新模式,营造了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四、丰富活动载体,老年教育普及化。社区以政策宣讲、知识讲座为主开设“老年课堂”,每季度邀请医疗、法律等行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讲解养生保健、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实用知识,先后开展知识讲座10余期,参训300余人次,受到社区老年人的普遍好评。利用宣传栏、横幅、LED屏等载体,弘扬敬老风尚,每年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先后评选出数十位“最美老人”“和谐家庭”“孝亲模范”,营造了尊老、助老、爱老的良好环境。社区成立的“开心舞蹈队”从组建时的10人左右,发展为目前近100人的队伍,常年以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家园,涵养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