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劳动保障分社社长陈伟致辞。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劳动保障分社社长陈伟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1)》是养老服务蓝皮书的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认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1)》对我国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总体性分析,剖析了我国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老问题,对养老服务界如何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系统反映了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创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他强调,蓝皮书全方位展现了多年来我国养老服务实践中重要经验和学术成果,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推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必将对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支撑。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青连斌介绍《报告》核心观点。

《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1)》主编青连斌向与会者介绍了本年度蓝皮书主要内容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民间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养老服务机构尤其是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与新发展阶段的新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养老服务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仍然不高;养老服务的供给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除上述问题外,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着人才队伍建设、行业规范建设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发言中,青连斌介绍了总报告中的几个主要观点:一是要积极看待老年、老年人。“老年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二是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三是一方面通过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和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灵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为老志愿服务。

青连斌还重点介绍了总报告在进一步健全“四梁八柱”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的观点。总报告认为,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是正确的,但要看到:机构养老并非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方向,它只是补充,以满足失能失智、空巢、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刚需”;社区养老肩负着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和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的功能,社区养老要明确其“依托”的本位,最主要的就是依托社区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都要“依托”社区。发展我国养老服务的重点,是居家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的政策导向,不是回归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而是要通过扎实推进老年人家庭住房适老化改造、把鼓励和支持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或就近居住落到实处、支持上门服务机构和企业的发展等,增强家庭承担养老功能的能力,从而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居家养老,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