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食堂,成了老人解决温饱、联系邻里情感的平台。像这样的助餐点,全区现有121家。这些助餐点通过饮食质量、饭菜价格、口感风味等方面为老年人进行“量身订制”,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契合老年人的生理规律,尤其是有些提供的送餐服务,更是让行动不便或有用餐需求的老年人在家也能享用新鲜营养的餐食。这种模式让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除了便利,老人的安全是社区养老的根本。为此,溧水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站点和助餐点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并将视频传至区智慧养老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可通过监控实时查看各站点数据,随时掌握组织动态以及经营变化情况。
记者在和凤中杨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这里的大门上、助老餐厅和休闲娱乐区都分别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能清楚地看到各监控区域的实时情况。
为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要,当前我区已经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15分钟步行半径内即有一处便民为老服务机构、场地或设施。目前,全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155家,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6家(5级1家,4级7家,3级107家),机构养老19家。
“针对全区各养老机构分布范围比较广、网点多、路途遥远等养老行业安全管理形式较为严峻的现状,我们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控。”溧水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加强了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的高质量监管。
目前,全区已有1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点的视频接入到区智慧养老监管平台。
养老,正逐渐成为时代命题。相比于专业的养老机构,更多老人希望“养老不离家”,居家养老成为养老家庭的“更优解”。为此,我区积极打造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让老年人在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就找到养老服务场所。
全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
目前,溧水区已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全覆盖。全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155家,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6家,机构养老19家。农村老人能够享受助餐、助浴、助乐等与城市社区老人相同的站点居家养老服务。全年各站点及上门养老服务达196余万人次(其中站点服务141万人次、上门服务55万人次),助餐43.23万人次,助理发38.18万人次,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上门服务覆盖约90%,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全区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估,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效能,全区基本形成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