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如何用科技改善养老?北大老年研究所关注的创新福祉科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口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产业的年需求不断增大。特别是老年辅具产品,是解决老年人生活自理问题、帮助其参与社会的必要手段。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也在推动我国老年辅助器具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龄者在适应新科技时比较缓慢,对于新科技有着比较深的”危机感“,担心得到的新科技产品难以适应。因此段教授在分享中指出:如何在运用新科技创造辅具功能的同时,又能将年长者的风险知觉舒缓作为辅具设计参数,可能是目前老年康复辅助器具设计最重要的思考。

就此,段教授也分享了在辅助器具领域的智能科技创新案例。其中包括全方位活动的柔性翻身智能床、防褥疮智能床垫、移位机、脚踏复健器、心电贴心电衣等实时监测类产品等。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辅助器具的智能化、创新性,同时又兼具适老化的特点,让老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科技的温度,能够更容易接受和使用。

其中,段教授在会议上着重介绍了正仁慧康研发的“柔性翻身智能床”

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使用最多的就是床。如何让卧床老人体面的生活,不仅在于家人的照料是否仔细,更在于是否能够让家人和看护人员的护理更省心省力。

正仁慧康——柔性翻身智能床在失能或半失能人群的护理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键智控调控,就能协助家人或护理人员给失能老人柔性翻身、按摩洗浴、移动上下床、坐姿如厕、起背曲腿、站立等等。不仅减轻了老人在被护理时的心理负担,也让老人感受到科技带来的舒适体验!

康复辅具增加补贴、纳入医保!

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此次会议上,段伴虬教授也分享了国内外的辅具提供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日本介护保险法》的实施,每月有180万人申请辅具给付,而各辅具的租赁费用,由业者自行定价,轮椅的租赁费用每月约3000日圆、照护床约1万日圆。因此介护保险优渥的辅具给付,使得日本辅具事业的发展快速。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然而,早期因为大多需要个人付费,依然有很多人的辅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这也制约了康复辅助器具行业的发展。

此前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徐建中在进博会上就表示,将推动把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补贴制度。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也显示,2016年至2019年,我国累计1010.2万人次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2018年,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关于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的通知》(民发〔2018〕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