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到2025年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老年朋友们在惠民北坊社区“养老早市”上进行健康检查、心理咨询。(资料图片) 记者 冯炜 摄

  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近日,《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出炉,提出“到2025年,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70%”的目标。西安再出“实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181.35万人,占总人口的18.95%,预计2025年将达到237.02万人,占总人口的24.77%,对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最新出台的《行动方案》聚焦全市养老服务存在的突出短板,提出尽快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有效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打造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居于全国中上水平、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为西安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方案》主要包括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养老服务功能提升行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养老服务市场发展行动、养老服务要素保障行动5个重点行动,完成20项重点任务。

  到2025年,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70%,基本养老服务有效强化,为老服务更加专业,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养老服务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养、护、医、康、乐”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力推进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行动方案》着力解决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与迅速激增的养老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按照“一社区一站点、一镇街一中心、一区县一院”要求,全力推进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设施建设和薄弱机构改造,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

  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每个社区至少配建1所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助洁、上门服务等基本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站,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健全完善新建住宅小区与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四同步”工作规则,严格落实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已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未达建设标准的,各区县(开发区)通过回购、租赁、置换等方式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