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坤在与老人聊天。

王坤在与老人聊天。

说起如何照看老人,19岁的王坤有一番心得。
高“职”量
给长辈唱歌、喂饭、擦身体……这是19岁的王坤未来在毕业后的工作常态。梦想当一名幼师的她,偶然入读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之后迅速调整心态锻造自己,今年夺得了国家级技能大赛大奖,逐渐找到了人生价值。越来越多学子计划投身养老事业,为朝阳产业贡献青春力量。“她的刻苦值得同龄人学习。”该校医药卫生学院院长于国东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学校开办相关专业,但是如何持续输出高素质毕业生既是机遇,也是一大考验。
为老人服务需要耐心和用心
11月初的佛山,秋高气爽,王坤的心情不错,因为她又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位于顺德区容桂镇的一家敬老院内,老人们刚吃完早餐,正在楼顶晒太阳。
她19岁,打扮素净,走入人群,顿时成了这里最年轻、最显眼的存在,很熟络地和每个人打招呼,推着轮椅与老人拉家常,一起拍手唱歌,到楼下的房间里为老人擦嘴擦脚。身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名二年级学生,她平时除了上课,还要来敬老院实习,在服务老人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实操水平。
她回忆,今年“五一”期间,她第一次到敬老院上岗,“环境很干净,空气很清新,医疗设备也很先进,刷新了我对养老院的认知”。要得到老人家们的信任,就要拿出真本事,包括陪聊天、剪指甲、协助进餐等这些小事。不少老人长期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她借此练习床上擦浴、更换纸尿裤、使用助行器、帮助翻身预防压疮等更专业的能力。
在3天的服务时间里,她除了体会到实习实训的重要性,更收获了难得的友谊。敬老院里,一位陈婆婆想家心切,她发现后与其经常相处,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位老人。等到实习结束,她要离开敬老院时,老人很是不舍,从抽屉里拿出了女儿给她的一盒薯片当作赠礼,那是婆婆平时最爱吃的,“只要你真诚地对待老人家,老人家的回馈也会很真诚。”讲到这里,王坤红了眼眶:“年轻人离家打拼,有很多空巢老人,希望多一点陪伴。大家要多花时间关心父母,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初出茅庐拿下国赛二等奖
王坤来自梅州,原本想着读学前教育专业,2020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首次招生,她成了29名被录取的学生之一。父母和周围朋友不了解专业,因此都不支持她的选择,但她善于排除“杂音”,调整心态,慢慢摸索,在学习中展现出超强的适应力,后来父母也就接受了。
开学没多久,专业老师就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养老服务技能赛项征集同学的参赛意愿,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其中。第一次参赛,作为“医学小白”的她以前没有接触过长者的疾病知识,更不懂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心理照护等内容,需要补的课太多了,能做的只有勤学苦练。5个月里,她几乎没有休息,从早上八时到晚上十时,都待在实训楼里。通过学习20个案例、60个操作等,她逐渐熟能生巧,在省赛中夺得第一,并代表广东队参加国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