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是如此,截至目前,在已进入养老市场的机构中,亏损的远比盈利的多。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在一项调查中指出,北京作为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的一线城市,养老企业总体处于亏损状态。盈余的只占4%,基本持平的占32.8%,稍有亏损的占32.6%,严重亏损的达30.7%。
政策扶持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高收入人群的需要,这类机构都做得比较成功;另一类是满足中低收入者的养老服务,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等待解决。
“进入中国养老市场的各类机构,大多盈利模式清晰,但盈利能力不强。”郭建军告诉记者,魅力花园在海外市场迄今已服务超过60000名住户,为住户提供高品质养老生活服务。从该公司的经验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养老市场已相当成熟,高端养老机构的年毛利率能达到33%,在美国投资一家养老机构的回报率通常可达6%至8%,甚至会达到10%。但在中国养老市场,年毛利率能做到3%,都很难得了。
郭建军认为,制约的因素主要是需求端的问题,“现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年龄多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人,消费观念和后来的50后、60后有明显区别。他们会排斥‘享受型’的消费。但是,50后、60后人群逐渐加入养老大军,他们对护理和养老环境的标准要求更高,市场会也出现‘养老’到‘享老’的转变,高端市场也将成为刚需。”
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的中国首席代表常红表示:“从家人在魅力花园的体验来看,服务理念和普通的养老机构是不同的。这里鼓励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不仅仅是品质、服务和卫生做到位就足够,而且是真正让老人感受到尊重。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一改过去对养老机构的‘刻板印象’。”“养老行业可能会在三到五年后迎来成熟期。一方面,新生代老年人的加入,会从消费习惯上推动养老行业趋向成熟;另一方面,国家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将提升资本在该领域的投资兴趣。”郭建军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国内市场高端养老机构的投资回报率很可能会提升到5%至8%。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表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养老人口结构也会产生变化,高端化、智能化、定制化的个性化养老服务会有很大发展潜力。“随着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够赋予更高价值的养老服务体系必然会建立,市场占有率也会增加。”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