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新华财经|何时开始养老财富储备?专家建议早规划早行动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王虎云)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大有可为。在16日召开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全民大众话养老”系列成果发布会上,多位专家提出,当前民众养老规划意识和行动不足,养老财富储备有待提高,需加快推进养老金融教育,提升民众养老规划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

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在会上表示,近几年,保险业及保险资产管理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深度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养老金管理和养老产业投资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根据协会年度调研数据,截至2020年末,有10家保险机构通过账户及产品的形式,管理基本养老金超过2100亿元。据人社部2020年末数据,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占比过半,保险机构一直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另据协会年度调研数据,截至2020年末,12家机构(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和其他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机构)通过账户及产品形式,管理职业年金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与2019年末的相比增长1.8倍,在职业年金运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养老产业投资方面,保险机构积极布局医养大健康产业。泰康建投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保险机构在全国34个城市布局了养老产业,床位超过13万张,国内布局养老的人身险公司比例达到47%,通过轻资产重资产等多种模式,布局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等领域。

养老规划需“早积累早行动”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会上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养老规划方面,受访者中有具体养老规划的占52%,但真正付诸行动的近占27%;养老金融产品偏好方面,49%的受访者更关注保本和储蓄类金融产品,42%更关注低风险低波动产品;养老生活方式选择方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候鸟式居家养老比较受关注,分别有66%、37%、28%的受访者选择这三种养老方式。

对于开始规划养老的时间,调研数据显示,30岁是一个临界点,是养老规划进入实质阶段的关键时间点。此外,5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有62%的人认为应在50岁之前开始做好养老规划。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提出,基于报告数据可看到,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养老需要依靠多元化资金来源,养老规划意识逐步提高。然而,很多人有意识却不行动。养老储备须趁早积累,尽早行动。在企业层面,养老金融产品不足,需充分了解百姓需求,创新养老产品和服务;在政策层面,许多利民的好政策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了解相关政策,有助于明确养老预期,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