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养老机构“春天”要等三五年

  “银发经济”又迎来暖风吹拂。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重申了老龄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养老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总体要求。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表示:“共建共享是老龄工作和服务的基本原则,《意见》对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都进行了明确。《意见》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各地要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

  在政策暖风吹拂下,养老机构能否迎来发展“春天”?

  魅力花园中国区总裁郭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国内养老机构会进入成熟发展期。随着50后、60后人群迈入养老大军,伴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这个市场会逐渐从‘养老’向‘享老’升级,处于成熟期的高端养老机构会更吸引资本的关注。”

中外企业扎堆进场

  天眼查APP公布的一项养老产业数据报告的观点认为,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9064万,占比13.5%。这意味着,我国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庞大养老需求将带动养老行业快速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按照运营主体结构划分,民办养老机构占比达54.7%;预计2026年我国养老院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14亿元。民政部数据则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较2019年增长10.4%,较2015年底增长37.2%。

  实际上,早在2010年前后,泰康之家、诚和敬、凯建华展等多家企业就已开始布局养老产业。总体来看,地产、保险类公司仍在养老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外资企业也在扎堆进入中国养老市场。养老领域研究媒体AgeLifePro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已有至少11个国家的40家公司宣布进军中国养老市场,已建成项目44个,遍布17个省份。例如,全美最大非上市养老地产“业主”魅力花园,在2010年进入中国后已有多个项目落地运营,今年与苏州康养集团签约合作。澳洲最大的老年生活社区运营商联实也于去年在中国落地首个项目。荷兰的博组客公司与中国的地产公司合作,即将共同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社区护理服务市场。

行业目前仍普遍亏损

  尽管内资、外资入局养老地产的热情高涨,但孟立联认为还不够:“老龄服务供给主体还是太少,虽然有不少机构和资本准备进入老龄服务领域,但由于标准、程序、内容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仍在观望的机构不少,已经进入的机构做得好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