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万名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行动,全市培训6.72万人次;全年新增养老床位3153张;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3222户;家庭养老床位突破1000张;新建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民政系统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载体,聚焦“急难愁盼”,推出的5项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项目全部完成,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免费教学智能手机
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家住栖霞区马群街道文康苑社区的独居老人莫瑾容今年84岁,因出行需出示健康码、菜场买菜要线上付款,日常生活受到重重阻碍。
“时间银行”志愿者朱静君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向老人宣传“时间银行”的“免费学用智能手机”服务,协助老人下载软件,教老人网上挂号、视频通话、出示健康码、网上购物等智能手机的基本应用。
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莫瑾容不仅学会了各个软件的基本操作,还经常和社区里的老姐妹们分享使用智能手机的心得。
“非常感谢小朱,让我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现在我每周都会和在外地的女儿视频通话,偶尔给外孙发个红包,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莫奶奶开心地说。
乐享智慧生活,像莫瑾容这样的受益老人还有很多。

“时间银行”志愿者指导社区老人玩转智能手机。
截至2020年底,南京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59.43万人,占总人口的22.04%,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迫在眉睫。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在我市,多个智慧助老项目被列入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明确市民政局负责5万名老人免费培训智能手机任务。
针对老年人需求,该局专门制定《关于开展万名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专项行动方案》,以12349热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载体平台,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力量,采取上门助学、结对帮学、办班教学、驻点常学等多种形式帮助老人熟悉掌握智能手机相关功能。
实施“万名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行动以来,全市已培训6.72万人次,帮助老人跟上信息化时代步伐。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列入下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在今年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万名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公益联盟,积极整合优质公益伙伴资源,让更多的人关注老年人,让更多的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
家庭适老化改造
“养老”变“享老”
今年84岁的空巢老人周汉文,居住在玄武区月苑南路紫藤苑小区,前不久家中刚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卫生间里加装了一字形扶手、防滑垫;厨房安装了烟雾、燃气和水浸监测报警器;房间里防撞条、感应夜灯等一应俱全。不仅如此,老人家里还安装上了智能监测设备,遇到问题只要按下紧急呼叫按钮,不仅能联系到子女,还能得到线上服务平台的迅速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