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养老多少都得有点情怀,需要集团补贴才能持续运转。但我们始终也没改这个初心,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前进。但目前来看整个产业的链条,包括产业布局还不是太成熟,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纪伟说。
刘维林表示,养老驿站目前面临的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养老服务驿站需要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就餐、精神文化、医疗、紧急救助等需求。但现在,就餐需求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医疗卫生需求满足度更低,精神文化、紧急救助的功能也没跟上。与此同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造血功能”不足,它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补贴来运营。
北京首次明确驿站服务清单
履行好基本养老服务责任
近日,《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办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即将实施的《办法》,明确了驿站服务责任片区和基本责任,明确补贴方式和资金标准,鼓励驿站市场化连锁品牌运营。
北京市民政局曾表示,未来政府层面将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拓展改革的细节和深度,通过对养老驿站财政支持方向的调整,让驿站可以向着更市场化、更可持续的方向优化、调整。如何逐渐掌握并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地响应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诉求,将是驿站运营商下一步要重点发力的方向。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对北京养老行业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今年实施的《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管理办法》虽然释放了更多发展空间,鼓励驿站市场化运作,但仍需要把基础的做好,再去细分老年人的需求,拓展市场化的、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驿站发展仍然在路上。
而此次出台的《办法》首次在市级层面明确了驿站服务清单,解答了养老驿站“干什么”“怎么生存”的基本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驿站做好基本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只要驿站履行好政府赋予的基本养老服务责任,基本能够实现可持续运营。
据相关人士介绍,到2025年,北京市将累计建成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8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不少于1200家,就近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纪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作为养老服务的运营单位,他们可以感觉到政府此次的决心,《办法》已经明确养老驿站要更多地去回归老龄产业的公益属性,不是完全盲目地去做市场化经营。接下来,诚和敬旗下的养老驿站会着重考虑政策的落实层面,比如,服务的细则和规范。目前,整个服务过程,还处于摸索阶段。
责编: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