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的陶然养老院10月8日正式开业,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开业前就有近百个家庭来参观咨询。其一大特点是拥有菜地和果园,老人们能吃到非常新鲜的蔬菜瓜果,能和家人体验悠闲的田园生活。
行业纵深
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以前提到养老院,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有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孝的老人才会去住养老院。其实不然,养老院开始关注老人更需要的精神关怀,一些老人在养老院比在家里过得开心。记者也欣喜地看到,在昆明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执着地将养老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规划。
此外,近年来政府对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越来越重视,社会养老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如关上中心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尝试搭建的线上居家养老平台,每月给困难老人提供100元的上门服务券,根据情况为老人们开展有偿、无偿、低偿的上门服务,尽力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圈。
数读
昆明养老床位数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昆明市民政局网站今年6月30日公布的数据,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15个,床位21615张。放眼全国,这处于什么水平?
2019年末
全国人口140005万,昆明市常住人口695万。
今年7月29日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个,床位429.1万张,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计算出每百万人口中,全国平均有30.2个养老机构、3064.9张床位;昆明平均有16.5个养老机构,3110.1张床位。可以看出,昆明养老机构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床位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昆明主城5区(盘龙、五华、官渡、西山、呈贡)常住人口383.27万,有机构61家、床位9745张,均占全市资源五成左右。
声音
市民养老意识加强 这是一项朝阳产业
都市新家老年公寓院长李立,计算机硕士学历,曾经在深圳一家世界知名企业拥有不错的职位。从2009年开办养老机构算起,他干这行已有12个年头。李立说,如今昆明人的养老意识与那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都市新家的房间基本不会空置,算是进入了一个相对良性的运营状态。他认为,在昆明,一个养老院要盈利,通常要经过10—12年周期。
与10年前相比,除了市民养老意识加强,还让李立欣喜的是,都市新家的基础设施配套、开设床位等,只要达到要求都能拿到政府的补助。“全社会都在关心养老,力度还越来越大,我也更加坚信这是一项立足夕阳事业的朝阳产业。”李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