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的多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和李立一样,对养老事业充满信心。与此同时,养老行业也普遍存在部分政策配套待落实、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比如,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实行长护险,昆明也新增为试点城市,大家希望此项政策能尽快得以落实。不少城区养老机构身处城中村,面临着拆迁的可能,相关负责人觉得未来走向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一位负责人说:“已经有过先例,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机构没有了,老人们又不得不另寻去处。”
观点
协同医养文旅产业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云投昆华公司党委委员、云南新昆华医院副院长宋云珠,分管新昆华亲睦家康养中心,对国内养老产业比较了解。她表示,希望政府在继续完善医养融合模式的基础上,鼓励构建中心养老机构、社区养老床位、居家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城市养老服务新模式。对于年龄不大、身体比较健康的活力型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可以提供居家上门照护服务;对于高龄的活力老人,可以提供日间照护和短期养老托管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而对于失能、半失能和失智型的刚需型老人,应到医养融合的专业机构去养老。
对养老机构现状而言,宋云珠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数量不足,尤其是护理型床位数量不足。公办的、普惠型的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非常有限。社会资本创办的养老机构,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前期投资大、资本回收期长、收益低,总体上数量也不足,服务品质也参差不齐,高品质的养老机构更是稀缺。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政府层面统筹谋划布局,站在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和“世界一流康养胜地”战略部署的高度,将养老服务体系和医疗、健康、养生疗养、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协同,纳入大健康全产业链统筹考虑,积极构建有云南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满足我省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为省外旅居养老客群提供多元化养老康养服务。(记者 李松梅 艾子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