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如何用科技改善养老?北大老年研究所关注的创新福祉科技







想要足够优雅地度过余生,每个人都必须迈过一道现实门槛:养老。十四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仅凭“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等传统认知,已不足以抵挡社会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大势所趋。

如何让老人有尊严的老去,有质量的生活?令人欣喜的是,在中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一些城市、专业机构都正在尝试借助技术的力量,让60岁以上老人提前享受到“老年福祉科技”。

老年福祉科技

——以科技创新改善养老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日本,不久前就有相关企业研发了肢体增强型机器人,帮助老年人延长工作年限,或缓解老年人搬运重物对身体的损伤。让老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提升生活质量。这就是"老年福祉科技"的典型案例。

“老年福祉科技”(Gernotechnology)的概念源于荷兰。旨在深入了解老年人对他们的环境与老化过程本身的想法与需要后,将各项科技运用于老年化社会。

总体来说,老年福祉科技是一项为老年人提供最佳照料护理 、健康管理 、卫生保健 、安全环境和社会参与途径 ,提高老年人健康 、福祉和生命生活质量的跨学科 、跨领域的科技工作 。

近年来,老年福祉科技发展迅速,成效也比较显著。在国际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重视吸收、转化和集成现代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成果,较早在老年福祉科技方面占得先机。欧盟、德国、日本等纷纷出台实施科技发展战略、人类生活技术战略等,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大力发展老年福祉科技。

目前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科技战略将应对老龄化列为重点领域,并基于国家科技计划等项目实施,初步掌握了老年人口抽样数据,开发了老年人健康管理、远程照料、社区服务等信息系统,启动了虚拟养老院 、智能化养老住宅等试点探索 ,丰富了老年人轮椅车、护理床等康复辅具种类,加快了无障碍设施技术改造,取得了老年病诊断和治疗上的明显进展。

北大老人研究所专题讨论

——老人辅助器具的创新产品

不久前,北京大学人口/老年研究所开展了智能化辅助器具与福祉科技的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上北大老年研究所客座教授段伴虬做了“辅助器械与福祉科技”的课题分享,会上北大老年研究所的硕博士生们反响热烈。

北京大学人口/老年研究所智能化辅助器具与福祉科技的专题研讨会

在段教授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老人辅助科技是指为了减轻高龄者因身心功能退化所建构之服务、器具或相关业务等,以提升其生活的自主性,改善其日常生活的不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