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10月养老运营发展报告·观点月度指数

PPP养老模式的发展,创造了三赢局面。政府可以高效调配社会资源,缓解因养老资源紧缺带来的社会压力;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涉足养老产业,实现多元发展;长者则能获取高性价比的养老服务。

除九如城和绿地康养之外,保利健投也于长三角再度落子,10月1日公布第3所银福之家正式开业运营。据悉,该项目为公建民营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继续践行涵盖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文旅+养老",旅居康养更上一层楼

随着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革新,精神的满足开始在长者养老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养老的质量也成了长者选择养老项目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旅居养老"这一融合了文旅和养老的新形式诞生。

旅居养老,顾名思义,是依托适合长者生活、疗养的优质旅游资源,在目的地进行适老化住宅建设,并融合文旅和养老两个业态。

企业一般会以两种方式实现这种有机结合:一是将企业自有的文旅和养老资源进行整合;二是促成成文旅企业与养老企业的合作,如本月27日,绿城生活集团联手中青旅发布"椿龄生活,游在路上"的康养旅游产品。

旅居康养有5种形式,分别是候鸟式旅居、疗养式旅居、文艺式旅居、田园式旅居以及社区式旅居。

候鸟式旅居是指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进行养老;疗养式旅居对医疗资源的依赖比较大,综合了医疗服务与休闲度假;文艺式旅居与田园式旅居则是依托文化景点以及田园观光地进行养老设施建设;社区式旅居在一线城市发展得较好,通过构建多种业态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旅居式养老的发展与老年人旅游市场息息相关,早在2015年,全国老年办调查数据就显示,中国老年人每年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比例大概率会持续增大。

市场需求创造了盈利空间,但企业要打造一个旅居康养产品并非易事。选址、成本、营运、人才引入等各方面都需要多加考虑。另一方面,个别企业也藉着"旅居康养"这一名号来建造一些名不副实的项目,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更好引导旅居康养的发展,近日,广东、湖南等6个省市共同签署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等11省市区将打造纵贯南北、横跨西东的"候鸟式"旅居养老新模式。相信更多的针对旅居康养的规范性文件将会陆续出台,养老的质量也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