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新政释放哪些信号?精选13只ROE大于20%、净利润增长大于15%、销售毛利率大于30%的养老个股。
撰稿 | 王景方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1010002
特别提示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丰投顾”)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特定客户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巨丰投顾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Risk Disclosure
昨日晚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中指出,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等。
《意见》要求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积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的作用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以及优抚医院建设,建立医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机制。
《意见》提出,加强老年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老年大学(学校)等方面目标。到2025年,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截止去年末,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1.9亿人,老年人口数量创历史新高,占社会总人口的13.5%,占比也创下历史新高。中国老年人口自2005年突破1亿人,在短短的15年时间,老年人口数量接近翻番,中国正面临老龄化社会。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及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1年8月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拟建立。
美德经验告诉我们,老龄化率是养老金体系改革的重要变量,我国养老金改革窗口期非常短暂,改革宜早不宜迟。美国在低老龄化率时启动养老金改革,养老金与科技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形成共振,三者互为支撑,相互受益;而德国则在高老龄化率时推进改革,公众投资观念保守,养老产品回报率较低,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参加的积极性。“十四五”期间,中国老龄化率进入加速上行期,公共养老体系压力逐渐增大,养老金体系改革窗口期非常短暂,改革宜早不宜迟。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体系,也是理顺中长期收入分配机制的重要选择。发展“个人账户制”为基础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落实个人养老责任,有利于解决区域公共养老金积累差异较大、不同工种养老金替代率差异较大、养老金代际支付矛盾等问题,进一步理顺中长期收入分配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美版“共同富裕”计划已经再度开始闯关,大国博弈,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