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长,养老产业成为市场公认的“蓝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触老”。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这片“蓝海”之中真正能够实现高盈利的企业却并不多。
原广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先胜告诉记者,从国家统计部门的产业统计来看,老龄产业可以分1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上千个子类。其中主要大项为养老服务行业、老年产品行业、养老人员培训等等,因涉及市场主体众多,参与业务纷繁,除养老服务行业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有专门统计外,其他的市场主体难有确切统计数据。记者发现,大部分适老化产品企业还处在微利的阶段,而养老机构出现了供给与需求间的市场错配,让不少机构的床位闲置。
多位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坚信养老产业正处在“爆发”的前夕,尽管目前企业利润普遍不高,但大家仍看好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坚定能看到行业起飞的一天。
近日,记者在广州的多个老龄产品展会上调查发现,如今适老化产品的品种变得越来越多样,但产品的客户仍主要偏向养老机构或政府采购,真正让老年人愿意直接购买的适老化产品偏少。
东莞一家生产升降床等适老化产品的企业经理沈伟明告诉记者,公司2017年以适老化家具切入养老行业,4年间,企业在全国共做了约400个养老机构的适老化项目,公司适老化产品不断升级迭代,开发出了一部分智能化产品,更深入地介入养老行业。比如开发了一款上门照护的App,App上有给老人家提供的多种类型服务,同时还开设了“适老商城”网购,老人可购买防滑拖鞋、洗澡椅,老人专用的指甲剪等等。记者看到,这款指甲剪在刀口的上方安装了一个放大镜,帮助老年人在自己剪指甲的时候能够剪得平正、避免受伤,“老年人因为视力问题用普通指甲剪的时候经常会剪出血,这款产品是我们自己研发设计的,销售得很好。”
沈伟明介绍,目前企业的主要客户群体仍在B端,比如养老院、颐康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司产品每年的销量能保证30%到50%的增长,但最近一两年,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疫情的原因,让养老机构经营困难,有些项目出现了暂停和放缓。”
沈伟明介绍,公司在适老化产品的设计上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我们的餐桌,会很贴心地在桌边做一个倒水槽接吃饭的汤水,防止水倒在地上导致老人家摔倒。我们的沙发会有一个专门带拐杖的地方,沙发的高度统一都是43cm,普通沙发基本是50cm到55cm,矮一点的沙发,更适合身高普遍不高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