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理表示:“我们的业务主要在江浙沪,帮助当地政府对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通常政府会定一系列的标准,对老人家庭进行上门评估,之后进行是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改造目前主要还是政府行为,和C端消费群体关联不大。”
“我们的主业是做刹车的,市场上共享单车的刹车系统大概有80%是我们公司提供的。目前看,我们在养老板块上还是亏本的,目前还是要靠公司的主体业务来补贴才可以。很多人都讲,养老产业是一片‘蓝海’,确实它是一片‘蓝海’,但这个大市场的爆发点,大家现在都还在摸索,我们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他们节约惯了,一时间很难改变和扭转。”王经理告诉记者。
适老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各类公办、民办养老院、敬老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等。记者调查发现,近几年,养老机构的发展却呈现“冷热不均”的态势,很多农村或偏远地区养老院入住率低,盈利艰难,这间接导致适老化产品的发展困境。
记者发现,位于广州市区及近郊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普遍较高,特别是像广州市老人院这类公办养老院,因价格低、服务好,几乎到了“一床难求”的地步。但在一些远郊的养老机构,床位的入住率普遍较低,如在增城某民营养老院记者看到,这里的养老床位共有65张,但只住进来20多个老人,养老院目前只有2个护工负责照看老人。该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这里最多能住四五十人,但因为疫情防控,养老机构严格控制家属探访,这也导致老人数量减少。
洪颖岚告诉记者,协会已连续多年承担广东省民政厅对养老机构进行星级评定的任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养老机构共有1929家,机构床位数为25.1万张。近年来虽然床位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却呈现很大的差异。其中,城市的公办养老院较民营养老院的入住率高,而在农村地区,无论是公办还是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都很不理想,农村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床位空置率常常到达50%以上,这类养老机构的发展呈现困难态势。
“在城市,公办养老院的一个床位排队往往要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原因是除了公办养老院的公信力比较好、收费低廉外,其场地、设备都是政府投入,而民办养老机构的场地、设备都需要自己掏钱,所以在价格上很难与公办养老院竞争。很多人养老宁可往公办养老院门前排长队,民营养老院的床位很难收到老人。”洪颖岚表示,养老机构发展冷热不均的另一原因是部分养老机构定位不清,医养结合的能力不足,把目标人群定位在年龄较轻、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活力老人,但这些老人本来身体就尚可,普遍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这也造成了养老资源的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