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随着从智能门磁、智能水表到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智慧养老模式正在让服务单一的“粗放式养老”向根据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的“精准式养老”转变,并以低成本、低人力消耗的方式将社区真正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不只是上海。独居老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牵动着在外子女的心。近年来,全国各地社区在养老方面做过不少智能化、大众化的探索和尝试。在天津就曾出现过借助智能断路器帮助子女找到家中走失老人的案例。该设备内负载的芯片对用电脉冲的感应度相当灵敏,会自动分析老人的用电习惯,生成个性化的用户画像,一旦发现老人家里长时间无用电或者用电异于往常,系统会通过算法分析异常原因,并推送给设定好的紧急联系人。如果发现用电量过载,系统则会自动断电,从而减少独居老人由于用电不当引发火灾等事故的发生。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确保居家养老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成为地方养老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面对独居老人,家庭安防是最大刚需,运营商应深挖消费者真实关键需求,基于差异化的家庭结构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智慧养老在技术应用层面有三大特征:智能设备的精准数据采集,以5G、物联网技术实现迅速无延时的连接,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干预。如今的智慧养老市场,不仅互联网、家电、硬件厂商等企业纷纷入局,运营商亦在重兵布阵,积极推广“双千兆”甚至“三千兆”的网络宽带业务,加快向家庭应用延展,提升移动通信网络在智能门禁、安全门锁、燃气检测、智慧烟感、电气火灾等应用中的连接优势。毫无疑问,“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模式将成为未来养老服务的趋势和方向。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应当以技术降低养老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为前提。为了让大部分独居老人对智慧养老增进了解,相关企业需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连接智能家居企业,建立统一的智能设备接入标准,积极创新产品及服务,共同为智慧养老产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