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被“套牢”的养老梦:银发族还能以房养老吗?

近期,北京、广东、河南等多地出现了借“以房养老”概念进行非法集资或者转移老年人房产的案件,受害者损失惨重。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老年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警惕“以房养老”理财骗局。

在社会老龄化和养老压力日益加重的现今,“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也因此滋生了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的骗局。

近期,北京、广东、河南等多地出现了借“以房养老”概念进行非法集资或者转移老年人房产的案件,受害者损失惨重。10月13日重阳节当天,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老年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警惕“以房养老”理财骗局。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以房养老”理财骗局的基本套路是,忽悠老人将房子抵押贷款,然后将贷到的款项投资于号称每月可得高息的“理财项目”,老人将房产处置权交给理财公司。最初每月老人能收到相应的回报,但没过多久,不光收益和本金得不到归还,连自己的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有媒体做过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地区陷入涉房理财陷阱的房主就超3000人,且大都为老年人。

被套牢的养老梦

在湖南省益阳市,年过七旬的陈国柱夫妇不久前有过一次惨痛的经历。

他们把平时攒下的积蓄拿出来,投资了一家公司开发的老年公寓。据说公寓依山傍水,还有可以闲庭信步的长廊。公司承诺,老人可用投资换取未来入住养老机构的床位和服务,甚至有高达11%的年化收益率定期返利。

在公寓大楼里,某政府官员莅临指导的照片挂在醒目位置,还有政府颁发的证书、当地媒体的报道一并陈列在目。两位老人认定这笔投资不会亏,因此倾其所有,全投了进去。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机构非法吸存、钱被套牢的消息,连腰椎骨折都无钱医治。

近年来,类似以养老为名的骗局层出不穷。涉案金额大,花样翻新,令投资者特别是老年投资者损失惨重。

北京市的魏女士是普伴公司“稳贷宝”以房养老项目的受害人,她说,“本想以房养老,如今钱房两空。”

2013年以来,175套房产的房主陆续卷入“稳贷宝”项目。他们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小贷公司等14家金融机构,等机构放款后,再将款项如数转给普伴公司关联账户。普伴公司对房主们承诺,“房主什么都不用管,自有6%的年化收益率找上门。”

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普伴公司一直按时分红,这让魏女士觉得收益不错,其间2次续签合同。但令她始料未及的是,2018年5月,普伴公司爆雷了。魏女士如今要面对的不仅是房子被抵押,还有隔三岔五的催收压力。

此时魏女士才意识到,原来签合同时早有蹊跷。她回忆,2017年10月31日上午11点半,普伴公司业务员带她去公证处签合同。由于公证处12点下班,普伴公司业务员一直拿合同催魏女士签字。未及细看,魏女士就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