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宏观 | 岁月不饶人,养老金融何以饶过岁月?

“4”是寻找养老金融投资“六大突破口”。一是以老年保险为主导。这是其他养老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老年人主要收入来自离退休金和家庭赡养。根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关于城乡老年人口状况的追踪调查,80%以上的老年人没有为养老进行储蓄的习惯,且即使在有养老储蓄习惯的老龄群体中,也有55%以上的老年人认为手上的储蓄不足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要。同时,通过购买人寿保险产品作为补充性经济保障的老年人占比还不到2%。
二是建立养老服务基地。根据老年人支付能力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普通养老机构和高端养老住宅两种类型。高端养老住宅针对养老资金储备充足、支付能力强的老年人,满足高端的养老需求。反之亦然。
三是开拓老年护理。老年护理市场,在目前的国内发展刚刚起步,还没有出现引领行业发展的大型企业,但这正是一个机遇,由于未来护理服务需求巨大,根本不会出现市场饱和现象。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收入将会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将会更加健全,更多的人将有能力购买老年护理服务;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也将提高,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高龄老人出现,他们的生活必须寻求更多的老年护理帮助。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需要老年护理。
四是促进医养融合。采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政策,积极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利用富余资源举办老年病护理医院,支持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转型为养老机构或开设老年病科。
五是“互联网+”。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网络平台和老人所需的餐饮、购物、护理、医疗等需求,整合养老服务业线下各类资源,搭建线上互联网平台,提高线下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六是打造养老服务业全产业链。养老服务业总体来讲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单纯发展某一个方面都难以打开局面,因此,应从老年人健康需求和市场需求无限延展养老服务业产业链,招大引优,统筹和携手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联合开发生产出老年需要的各类服务,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完成本稿时,正逢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在养老方面,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健康方面,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使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在社保方面,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