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27日,由《中国经营报》与中经未来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在北京举行。作为年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1月27日举行的“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与大家一道探索中国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思考未来格局,为健康中国共谋良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凤杰:
急救知识的普及仅仅靠医生的力量还不足够,必须要国家支持。比如很多人有疑问,我作为一个路人,没有相关资质,如果在急救时把病人的肋骨压折了,也没有复苏过来,别人会不会起诉我。这个牵扯到一些伦理,或者法律层面的东西。如果国家立法要求,比如公职人员必须都要学会,从政府层面推动普及,效果可能更好。
企业家论坛
中国企业“战疫”力量
万孚生物董事长王继华:
在临床线产品方面,我们的策略就是抓一些单品和新品,然后把信息化跟产品结合起来,这样更多地去服务、支持临床,可以让我们的业务空间更大。
九州通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刘兆年:
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通过“互联网+医+药”这种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原来我们以为互联网跟医、药、保险结合起来的时间还很长,但是没想到疫情催生了它们的融合。
石药集团执行总裁程旭东:
现在的技术,特别是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相当快,特别是像大数据、AI技术对药企的影响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放到这个方面。只有持续地创新,才能有更好的产品,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占据新的高地。
美年大健康集团副董事长郭美玲:
疫情以后,大家对医疗健康的意识和刚性需求提升了起来。原来(体检业务)团检的比例很高,这两年个检的比例增长很快。
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陆剑雪:
后疫情时代,整个社会对健康产业高度关注,特别是一些创新方面的消息关注度更高。只有真正坚定创新投入,并且有系统性优势的企业才会发展得更好。
中医药重生与进化
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伟仕:
有观点认为中医药不可控,我感觉这样的看法有些落后了,比如我们的提取环节,从加水到排放全部是自动化的。我感觉中国的中医药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物力,中西医结合去治疗疾病是大有裨益的。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海:
对于中医药,我们传承的是中医理论和体系,创新的是找到关于药品疗效的有效说明,然后用现代的医学语言去表述。现在有很多的中成药在说明和学术推广过程中已经转变成西医或者患者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如今,大量的中成药实际是西医的处方,这就说明中成药得到了西医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