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太有一手好厨艺,过去一个人就能把全家一日三餐安排妥当。但随着年老体弱,如今做饭越来越力不从心:在案板上和面,总感觉手指使不上力气,三拉两缠之后,胳膊便酸痛肿胀。儿女曾用手机给母亲点外卖,但张老太患有高血压,不少外卖快餐多盐多油,她口味儿清淡吃不惯。张老太的烦恼,不少家庭也感同身受。
如何创新服务模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既让老人舒心,又让子女安心?2009年12月,兰州城关区创建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虚拟养老院,依托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让线下的养老需求在线上精准对接:老年人通过客服电话说明需求,调度指挥中心就会通过网络给就近的加盟企业派单为老人服务。
2016年7月,在社区干部推荐下,张老太签约“入住”虚拟养老院,一体验就赞不绝口。就拿张老太中午这顿牛肉拉面来说,由虚拟养老院的餐饮加盟企业烹制,既可堂食,也能外卖。“雨天路滑就提前电话预订,天气晴好就去店里用餐。”张老太乐呵呵地说。
秋雨初霁,张老太领着记者走进家门口的马队长牛肉面馆,这是虚拟养老院的25家加盟餐饮企业之一。见到熟识的服务员,张老太热情地打起招呼,“还是‘老四样’。”她随手刷卡、接过小票,档口的服务员很快递出餐盘,搁着一碗拉面、一个鸡蛋、一碟牛肉、一份小菜。张老太笑眯眯地指了指墙上的价目表,“你瞧,市价15元的饭菜,我个人支付8元就行。”
“虚拟养老院根据老人健康及经济状况分类补贴,其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三无’老人每餐全额补贴15元;低保老人、低收入老人和一般老人,每餐分别补贴12元、10元、7元。”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介绍,目前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各餐饮加盟企业的日均就餐人数约3600人,高峰时逾4000人。
“热线电话一拨,饭菜送到手,护理送上门,服务送进家。”张老太将一本服务手册递给记者,虚拟养老院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四大领域的150多项服务。翻看她的手机通讯录,虚拟养老院的客服电话号码965885被设置为星标置顶,拨出记录比打给子女和老伴的电话加起来还多。
“接单后30分钟内上门,后台系统全流程监控,回访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秋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漫步于城关区杨家园社区,一棵棵国槐簇拥着灰白墙面的筒子楼,张玮在这里生活了46个春秋,亲眼看着碗口细的小树苗长成合抱粗的大树。儿女虽多次动员她搬过去同住,但张老太念旧,舍不得老宅院里的一草一木和多年来的街坊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