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虚拟养老院 服务实打实(人民眼·居家养老服务)



  张老太膝下有一双儿女,女儿在兰州、儿子在江苏南京工作。小孙子出生后,张老太和老伴拎上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地去南京照顾了大半年。但她不适应南方冬季湿冷、夏季闷热的气候,下雨天关节疼痛。又牵挂老家的女儿和外孙,“手心手背都是肉,得一碗水端平。”她和老伴商量后决定,老两口分住,分别照看孙子和外孙。外孙上学后,张老太逐渐闲下来,便独自住回了老宅。



  “年纪越大越恋家,但这个家也老了。”张老太说,房子设施老化,最头疼的是厨房管道漏水。她起初买来胶布应付了事,最近见漏水严重,赶紧致电虚拟养老院求助。订单被派送至距杨家园社区最近的加盟企业服务网点——甘肃民召城市服务集团所属的三为家政综合服务公司,公司助老员刘海升旋即上门维修。



  身着工装、佩戴工牌、拎着专业工具箱,刘海升进门前主动向张老太说明来意,并出示标有姓名和工号的工作证。与张老太确认服务项目、范围、价格无异议后,他打开手机上的安康通移动服务软件,实时记录服务动态,“每到一户都要‘签入’,完工后‘签出’,系统全程监控。”



  拿着手电筒,刘海升躬身探入逼仄狭小的橱柜,逐一排查管线漏水点,很快发现故障位置。拧紧闸门、卸下旧管、换上新管,技术娴熟的刘海升很快完成拆旧换新作业。“材料费120元、手工费30元,收费比市场报价低了近三成,还保修。”张老太扶着老花镜,仔细打量手中的收据,又伸手摸摸新修好的水管,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同质服务为啥收费比市场价低一截?“虚拟养老院将服务对象划分为ABCD四类,A类‘三无’老人和D类重度残疾老人由政府出资兜底;B类重点优抚对象按月补贴50元服务费;C类普通老人自己购买服务。”刘海升解释,因加盟企业接单量大,惠民让利力度就可变大些,收费普遍比市场价低20%至30%。



  “接单后30分钟内上门,后台系统全流程监控,回访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刘海升说,维修完成,服务流程并未结束。他掏出手机,拍摄水管照片即时上传后台系统,“虚拟养老院会按每日服务量的25%进行抽样电话回访,每月随机抽取40名老人入户回访。”



  加盟企业负责人杨民召——



  “探索可持续的公益助老模式,在保本微利与惠民让利之间找到平衡点”



  深秋的兰州,寒意渐浓。步入兰州市红古区盛远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占地180亩的蔬菜大棚内暖意融融,一颗颗鲜红的西红柿在青翠枝蔓间若隐若现。这里是民召城市服务集团的自营种植基地,蔬菜直供虚拟养老院。



  “每天早上6点采摘,7点装车运往公司的‘中央厨房’,10点半清洗完毕后上锅烹制,确保11点半准时由送餐员分发到集中就餐点或老人家中。”民召城市服务集团董事长杨民召说,随着订单量持续增加,去年3月启动产能提升工程,投资1350万元的15座温室和1座育苗中心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计划今年12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