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人将检测数据和医嘱誊抄到张玮的健康档案上,随后录入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接过董霞霞递来的健康档案,记者随手翻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等材料一目了然。
2010年9月,兰州市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虚拟养老医疗站建设,吴世慧和董霞霞所在的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首批挂牌的26个虚拟养老医疗站之一。虚拟养老院注册老人在这里就医时可享受全免或半价优惠服务,涵盖从挂号到诊疗的八大类项目。其中,挂号费、诊查费全免,注射、换药、清创缝合、氧气吸入、物理降温、雾化吸入等实行半价优惠。
自张玮2016年10月21日建档以来,吴世慧就定期上门问诊,辖区内已有包括张玮在内的2407名老人被纳入慢性疾病跟踪管理。每季度,吴世慧都会对建档老人开展一轮入户走访。一旦发现血压、血糖异常,及时为老人查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连续监测,给予相应的用药和膳食指导。
为方便老人看病,虚拟养老院持续扩大服务供给,与社会化医疗机构签署共建协议。张玮家门口的济苍堂中医馆就是合作企业之一,3年多来,张老太每个月都要来此做针灸和推拿。主治医师王苍生对她的情况了然于胸:“张老太体形偏胖,易诱发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我们结合虚拟养老院实时更新的健康档案,及时为她调整康养诊疗方案。”
依托智慧养老网络,虚拟养老院2019年起在部分患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布设了装有音频触发装置的语音报警器。老人突发意外或身体不适时,只需喊一声,设备自动发送求救信息。平台值班人员立刻回拨老人电话,并通过摄像头观察屋内状况,确认老人遇险后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上门施救。
“慢性疾病跟踪管理,突发疾病紧急救助。”吴世慧说,虚拟养老院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建立就诊绿色通道,方便老人通过医联体平台预约挂号,节省了候诊和排队时间。
“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步入开放式大厅,电话应答声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中控平台上的各项数据指标频频跳动。这里是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调度指挥中心,智慧养老云平台值班工程师刘名哲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密切关注老人们的动态。他指尖轻触鼠标,拨通了独居老人周守志(化名)的视频电话。
屏幕上的周守志老人笑呵呵地挥手致意,刘名哲随即向他问好,询问他是否按时定量服药。几乎每天,值班工作人员都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周守志老人互动。这位老人因小儿麻痹症常年卧床,且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过去由年迈的大哥照料。如今,工程师在周守志家中安装了可360度旋转的监控摄像头,方便工作人员随时了解情况;装配了传感元器件的智能床垫实时收集老人的心率、体动频次等生命体征数据,为医生综合研判病情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