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取期突破!万峰支招保险业掘金养老第三支柱:打破固有思维,完善税延政策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1-11-18
|
312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伴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出炉,面对人口快速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舆论中有关建设养老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讨论达到了高点。
对于保险业界而言,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已经毋庸赘言,可有效促进养老保险消费市场发展;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可有效提升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养老保险资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资金,可成为资本市场的基石投资者,间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升老年人收入水平,也将有效提升社会消费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讨论早已经破圈,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有关政策,均反复提及这一话题,显示了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以及重视背后的思考逻辑。
央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10月21日金融街论坛上就曾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第一支柱已覆盖近10亿城乡居民,但第二支柱却规模很小,第三支柱长期处于起步阶段。与许多国家相比,第三支柱发展较为缓慢,占比过低,对养老的支撑明显不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已经十分迫切。
2020年1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发展满足消费者终身、长期领取需求的多样化养老保险产品,支持银行、信托等开发养老型储蓄和理财产品。”
2020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银保监会关于人身保险发展的专题汇报,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分别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若干要求。
社会上下高度重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对于保险业而言,似乎是重大利好,但让业界倍感焦虑是,这一赛道是如此之辽阔,已经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超级玩家”进场,银行、基金等等都已经展开切实行动。9月,国民养老正式获批筹建,17家股东中,除泰康人寿一家保险公司占有少量股份外,其余股东主要都是各大行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更重要的是,国民养老的经营范围相较一般养老险公司明显要更广,这意味着未来有些业务可能只有其一家公司可以做。
在人口结构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下,保险公司公司如何抓住机遇再上层楼?在群雄逐鹿的大养老赛道,面对银行、基金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商业保险公司又该如何明确定位,发挥优势?